2015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


近日,2015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示,根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过各专业学科组初评,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总评,省科技厅核准,共评出2015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奖8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60项),科技成果转化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3个项目获奖。

另外, 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由评审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完成,并经该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定核准,共评出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162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70项)。以上两类奖项评审结果均处于公示阶段。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获3个项目获奖。

以下为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得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内容

获奖等级

1

边坡开挖过程中的施工时序优化研究

贵州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

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及施工技术研究

三等奖

3

复杂堆积体处治技术研究

三等奖

4

高速公路早期凝冰预警及高危路段凝冰自动化处置技术研究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5

山区曲线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二等奖

6

厦蓉线水都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三等奖

相关新闻


典型桥梁工程特色、成果展示

一、花渔洞大桥 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5A级景区及百万级人口饮用水源保护区,主桥为1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提篮拱桥,桥梁全长269.6m。 花鱼洞大桥拆除及改建项目是世界范围内同类桥梁拆除重建的经典范例,该桥首创了拱桥拆除的新型体系转换工法,并研发了配套装置。荣获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花鱼洞大桥的亮点如下: 1、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 2、体系转换工法及配套装置; 3、绿色重建技术。   二、平塘特大桥 平塘特大桥全长2135m,其中主桥长1599m,桥面宽30.2m。平塘特大桥主跨2×550m,为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也是贵州省首座三塔斜拉槔,16号主塔高332m,为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荣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2021年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平塘桥建设的创造性、先进性如下: 1.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中塔塔梁铰接,边塔竖向支撑的结构体系。     2.建立了基于车流参数的结构性能评估荷载模型。     3.开展考虑时空效应的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泵送施工工艺研究。     4.研发了高塔百米处实心段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动温控技术和“夹心饼干”保温模板,解决了高空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难题。     5.研发了超高墩塔钢筋模块化快速施工技术。     6.国内首创提出叠合梁斜拉桥整节段上行式安装工艺。     7.研发了基于BIM的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设计技术及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技术系统。 平塘特大桥创新创优和工程亮点如下: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创造性提出超高墩三塔斜拉桥方案 2、桥梁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完美结合 3、提出适应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新型结构体系 4、采用综合手段提高结构体系刚度 5、实现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荷载参数精细化设计 6、创新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 7、精细化设计解决桥面板钢筋冲突问题 8、大直径桩基础的使用 9、设计、施工协同,创新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