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模仿,成于创新


  前不久,金庸先生与小说家江南就小说中人物名字的版权问题争执不休,金先生坚持所有文学作品必须原创。江南客气道歉后称自己写的是“同人文”,相当于再创造。我认为不是所有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词、句皆出于作者一人的大脑,每个成功的人总免不了从模仿开始。何况,汉字由仓颉造,我们现在写字莫非应给千万年前古人交费?

“模仿”与“抄袭”在本质上天差地别:一个充满敬意,一个来自懒惰;一个融入崭新思想,一个纯粹原样照搬;一个能让人成长,一个致人以失败。古往今来,诗词众家之源为《诗经》,李白杜甫等皆以仿《诗经》而集大成,融入自我思想与感情,百世流芳。千百年来,《乙瑛碑》、《张迁碑》、《麻姑仙坛记》、《兰亭序》等书法名作亦被代代临摹,甚至能以假乱真。当“赝品”告成时它也是大作,而当其被用于进行不当或不法交易时才叫“假货”。如今学习国画者、古琴者、围棋者……都无不受教于《芥子园画谱》、《高山流水》、《棋谱》……若这模仿的学习被冠以“侵权”的罪过,文化和精神如何传承?

“创新”固然是现代社会中尚不足但极力提倡的思想方式。但每个创新的灵感不会从天而降砸中幸运儿,哪怕一个微小的概念创新也必来自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过往经验的整理学习。所以没有模仿,更何谈创新?尤其是当下信息化加大了市场的需求,也加速了媒介的发展和变化。此时更需要创作者们力求适应新趋势从而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止是“同人文”,“同人漫画”、“新论坛”、“新贴吧”等亦层出不穷。这些新形式与传统文学、传统观念的碰撞其实是一件好事。“激烈”的时代必激发同样激烈的作品。若作品本身及其用途不抱有蓄意、恶意,那无论创造还是再创造都值得人们的喝彩。

 当我们读着“飞流直下”写出一篇绝美散文,当我们听着“酒狂”唱出一首美妙歌曲,当我们想着“孔子曰”、“孟子曰”成就一颗仁爱之心,那是我们充满敬意的模仿和学习,更是我们在传承智慧与精神后的进行的创新。如同一只萤火虫模仿璀璨的星,如同一滴眼泪模仿海水的咸,如同一腔热血模仿炽热的火焰。在“真”“善”“美”与人们共同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的交织中,模仿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模仿的目的。

始于模仿,成于创新!

                                                                           谢海文

相关新闻


典型桥梁工程特色、成果展示

一、花渔洞大桥 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5A级景区及百万级人口饮用水源保护区,主桥为1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提篮拱桥,桥梁全长269.6m。 花鱼洞大桥拆除及改建项目是世界范围内同类桥梁拆除重建的经典范例,该桥首创了拱桥拆除的新型体系转换工法,并研发了配套装置。荣获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花鱼洞大桥的亮点如下: 1、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 2、体系转换工法及配套装置; 3、绿色重建技术。   二、平塘特大桥 平塘特大桥全长2135m,其中主桥长1599m,桥面宽30.2m。平塘特大桥主跨2×550m,为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也是贵州省首座三塔斜拉槔,16号主塔高332m,为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荣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2021年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平塘桥建设的创造性、先进性如下: 1.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中塔塔梁铰接,边塔竖向支撑的结构体系。     2.建立了基于车流参数的结构性能评估荷载模型。     3.开展考虑时空效应的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泵送施工工艺研究。     4.研发了高塔百米处实心段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动温控技术和“夹心饼干”保温模板,解决了高空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难题。     5.研发了超高墩塔钢筋模块化快速施工技术。     6.国内首创提出叠合梁斜拉桥整节段上行式安装工艺。     7.研发了基于BIM的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设计技术及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技术系统。 平塘特大桥创新创优和工程亮点如下: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创造性提出超高墩三塔斜拉桥方案 2、桥梁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完美结合 3、提出适应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新型结构体系 4、采用综合手段提高结构体系刚度 5、实现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荷载参数精细化设计 6、创新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 7、精细化设计解决桥面板钢筋冲突问题 8、大直径桩基础的使用 9、设计、施工协同,创新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