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下又如何?


       最近跟朋友聊天,他们都说人不要太“作”。我又在想何为“作”,其实就是不安现状的瞎折腾。一路走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听着别人的声音给自己的人生划格子。而格子周边的四条线也分别代表了人生每个阶段所追求的。左边的这条线代表的是要学业有成,右边的这条线是要找一份安稳的好工作,而上面的这条线是要在多少岁之前结婚,下面这条线则必然是结婚之后你必须得生个孩子。好像每个人只有在格子里面才是被认为是安全的,在别人眼里看来是幸福的!可是一旦你想跳出这个格子,别人就会说你“作”。

       其实每一个人心里或多或少的有点想去“作”的冲动,比如说有些时候你明明想找个合适的人结婚,但是你还在等,你说你要等到真正的爱情,你不想被现实化,你不想过早的走进婚姻的牢笼。大多数的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要什么,不知道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也是如此。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想要那种循规蹈矩,安安分分平平淡淡的日子,不想要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到死的那种人生。有时候朋友聊天也会跟我抱怨自己的生活很枯燥,而我安慰朋友的话语却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瞎“作”什么嘛、我对你的生活状态还是挺羡慕的之类的话语。但其实我内心的想法完全跟自己所表达的相反。但是你也不能说我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不容易挤进朝九晚五的队伍,我总不能劝朋友说放弃自己的事业,去追逐他们内心所要的生活。我说不出,也做不出。

       可是有时候会听到——喂,那个谁,你将来打算干嘛呢?找个人结婚呗,找个稍微稳定的工作就这样过吧。哪有那么容易,如今就业竞争压力如此之大。说得难听点就是捡狗屎都要起早,有点夸张,但这就是现实。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抓住了就业仅有的几次机会。人都有选择的机会,选择并没有对错。我只是觉得年轻的我们不应该过早的就把自己四分之三的人生规划好,而局限在某个狭小的空间。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过的时候就甘心待在一个格子里面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生活。这种生活没有任何风险,也不会被任何人嘲笑。人只有经历才能有更多的感触,我经历的寥寥无几,所以我正在不断的努力。我要的人生就是想要“作”一下!!No zuo no die i want try!

                                                                                                                                                                                                                       建筑设计第二分院

王思翰

相关新闻


典型桥梁工程特色、成果展示

一、花渔洞大桥 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5A级景区及百万级人口饮用水源保护区,主桥为180m中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提篮拱桥,桥梁全长269.6m。 花鱼洞大桥拆除及改建项目是世界范围内同类桥梁拆除重建的经典范例,该桥首创了拱桥拆除的新型体系转换工法,并研发了配套装置。荣获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花鱼洞大桥的亮点如下: 1、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 2、体系转换工法及配套装置; 3、绿色重建技术。   二、平塘特大桥 平塘特大桥全长2135m,其中主桥长1599m,桥面宽30.2m。平塘特大桥主跨2×550m,为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组合梁斜拉桥,也是贵州省首座三塔斜拉槔,16号主塔高332m,为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荣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2021年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及多个行业协会奖、地方科技奖。 平塘桥建设的创造性、先进性如下: 1.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中塔塔梁铰接,边塔竖向支撑的结构体系。     2.建立了基于车流参数的结构性能评估荷载模型。     3.开展考虑时空效应的机制砂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泵送施工工艺研究。     4.研发了高塔百米处实心段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动温控技术和“夹心饼干”保温模板,解决了高空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难题。     5.研发了超高墩塔钢筋模块化快速施工技术。     6.国内首创提出叠合梁斜拉桥整节段上行式安装工艺。     7.研发了基于BIM的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设计技术及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技术系统。 平塘特大桥创新创优和工程亮点如下: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创造性提出超高墩三塔斜拉桥方案 2、桥梁景观设计与结构设计完美结合 3、提出适应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新型结构体系 4、采用综合手段提高结构体系刚度 5、实现超高墩多塔斜拉桥的荷载参数精细化设计 6、创新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 7、精细化设计解决桥面板钢筋冲突问题 8、大直径桩基础的使用 9、设计、施工协同,创新施工工艺